市場化改革預期強烈
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向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等8個行業協會下發了關于征求對《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 》意見的函,主要內容是,取消藥品政府定價,通過醫??刭M和招標采購,讓藥品實際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2700余種國家定價藥品有望實現市場化定價。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價或出廠價格。這意味著中國藥品定價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改革塵埃落定。
同日,國務院醫改辦赴29省市展開大督查,有利于推動城市大醫院的改革,督促縣級公立醫院快速改革;國家衛計委鼓勵名老中醫開中醫診所,有助于加快中醫醫療機構建設與發展。
11月27日,深圳市將全面放開醫療服務市場,醫師可多點執業,有利于民營醫院發展;同日,廣州市處方藥網銷逐步放開,負面清單或變正面清單,但目前處方藥放開低于藥品電商行業的預期。
近一周,來自國家和地方醫藥層面的利好消息不斷,將對年底醫藥板塊起到明顯的提振。
“IMS預測,到2018年,全球處方藥銷售將達到1.3萬億美元。2014年,發達國家藥品市場將繼續保持顯著的增長勢頭。新興市場主要由占比46%的中國市場驅動。中國人均藥品支出將呈現出最高的增長速率,預計在未來五年的增長率將超過70%。即便如此,中國的人均藥品支出僅為美國的9%,整體醫藥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碧窖笞C券研究員景瑩分析稱,就目前各省藥品招標的趨勢以及相關部門的動作,減少對藥價的關注、藥價放開將逐步成為政策的趨勢。
“在藥品招標趨向市場化的新形勢下,可從兩方面把握醫藥招標中的投資機會,一是具備重磅新藥儲備的醫藥企業將在這次招標中獲得放量增長機會;二是受益于大病醫保的透析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機會”。國聯證券研究員劉生平在分析醫藥板塊的趨勢時稱,看好醫藥企業轉型帶來的二次成長,重點關注跨界轉型和原料藥企業轉型。同時,科技創新將推動醫療產業革命。
國海證券研究員朱瑋琳認為,老齡化與生活水平提升將釋放醫療需求,政府投入加大及醫保制度的完善也將促使行業持續增長。
業績或平穩上升
從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三季度報告來看,2014年前三季度醫藥板塊銷售收入和扣非后的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82%和18.25%,173家上市藥企中有126家實現前三季度業績增長,其中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在30%以上的有65家,整體表現好于中報?57家 ,業績不斷改善的趨勢得到進一步確認。
“單季度來看,醫藥板塊三季度營收增速及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8%和21.05%,均高于二季度的14.59%和20.75%。醫藥板塊盈利能力提升,板塊內持續分化,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顯示明顯的盈利改善?!饼R魯證券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稱,化學原料藥板塊收入和業績增速均出現大幅改善,醫療服務板塊收入增速和業績增速繼續保持在第一位,且呈持續上升態勢,看好醫藥板塊在藥品招標進展加速、抗生素制劑恢復性增長、反商業賄賂消化后帶來的投資機會。
齊魯證券研究員謝剛認為,2014年是醫藥行業傳統和變革創新碰撞的元年。對傳統制藥行業而言,行業政策壓力漸趨加大、整體增速放緩,公司分化加??;對新興細分子行業而言,由于其代表著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且技術逐步趨于成熟,正日益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預計未來傳統制藥行業整體增速將趨于放緩,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具備持續成長能力的公司才有望戰勝市場。
朱瑋琳則認為,醫藥行業整體態勢依然良好,但增長逐季回落趨穩。從全行業看,今年前三季度,醫藥制造業累計收入16541億元,利潤總額達1584億元。與2013年相比,增速趨緩換擋,收入和利潤增長創下近3年來行業增速新低。行業增速放緩與醫藥市場規模擴大、新版GMP認證和藥物招標工作延緩有關。明年醫藥行業最大的不確定性依然來自于行業政策面。隨著“三保合一”和商業健康保險的推進、各地藥物招標工作的落實、2015年版醫保目錄的調整或擴容等,繼續看好醫藥行業,預計明年行業收入與利潤增長將繼續維持在12%—15%之間,在不出現極端招標政策前提下,預計醫藥行業明年仍將平穩運行。
從政策面上看,目前以低價藥物目錄出臺為標志,政府對醫藥行業調控的整體思路已由“唯低價是取”轉向“質量優先,價格合理”,招標政策環境已大為改善。隨著年底和2015年的招標工作陸續推進,部分企業將明顯受益于新一輪藥品招標。在醫療服務方面,政府鼓勵社會資本辦醫,醫生多點執業及民營醫院納入醫保等扶持政策有望陸續出臺,醫療服務的盛宴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