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規律,正常衰老的人們常逐漸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表現為患者認知功能如記憶、執行功能、語言、運用、視空間結構技能等較前減退,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響。它分為遺忘型(aMCI)和非遺忘型MCI,前者常被認為是正常衰老向阿爾茨海默病過渡的階段,后者也常發展成為其他類型的癡呆。盡管MCI是癡呆的早期階段,但是在影像學上通過定量分析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擴散的各向異性,從而顯示其微觀結構的完整性的磁共振新技術——擴散張量成像技術發現,aMCI患者的腦白質纖維的微觀結構已經有了改變。因老齡化時代的到來,癡呆的患病率越來越高,醫療界越來越重視對MCI的早期發現以延緩其向癡呆的進展。
養血清腦顆粒(主要成分為當歸、川穹、決明子、珍珠母、熟地黃等多種中藥組成的制劑)具有抗氧化及抗自由基損傷,可以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及減輕腦損傷,對腦微血管平滑肌細胞有保護作用。動物實驗中已經證實養血清腦顆粒具有抑制神經細胞凋亡和維持神經元突觸結構完整性的作用;能夠增強星形細胞活性,保護神經元缺血性損害。很多研究人員已經把它用于臨床上認知功能障礙及癡呆的治療。用藥安全性研究方面,少數患者服藥后有惡心、嘔吐、睡眠增多、腹瀉及皮疹等,沒有發現顯著的嚴重不良反應。
對于剛發現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早期使用養血清腦顆粒,以延緩其向癡呆的進展,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